连日来,不少市民打进晚报热线称,一号桥、三号桥附近有大量的污水直排巴河,严重影响了巴河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27日至30日,晚报记者走访回风大桥至东门大桥之间约4公里的巴河段发现,有14处污水直排入河,较今年初的18处直排污口略有减少。据了解,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对巴河污水直排进行整治,预计今年底有明显效果,三年内完成整治。
主干管道堵塞致污水直排巴河
近日,家住后河桥的市民徐先生称,行走在一号桥上就能闻到一股臭味,“站在桥上看着桥下流淌的污水,就想反胃。”
27日下午,晚报记者来到一号桥桥下。在离污水口约50米处,河风中就夹杂着下水道里发酵后的粪臭味,越往前走,臭味越浓,走到桥下污水流淌处时,浓烈的臭味让人几欲作呕。
原来,污水是从桥下堤防里管道缺口处流出来的,污水流经处留下了一些粪便残渣。
29日,晚报记者从市水务局供排水科了解到,这是由于中杨大桥前约30米污水主干管道堵塞,导致江北片区污水从一号桥下和坝中名苑小区临河处直排巴河,严重污染河道水环境。由于该处受损污水主管接近进场尾端,管网情况复杂,无法全面疏通。
“在之前的清淤过程中,工人爬进堵塞的管道时,因为管道里有大量的废气和沼气,10分钟后工人就晕倒在管道里了,幸好没有生命危险。”供排水科负责人称,现已和环保、城管等部门制定了抢修方案,预计10天内完成疏通抢险。
据了解,一号桥污水管网泄漏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有所减少。“平时应该要处理约4.5万方水,但近半个月每天的处理量在3.6万方水左右。”市污水处理厂一王姓副厂长告诉晚报记者,除了一号桥下发生泄露外,或许还有其他位置的管网发生了泄露。
“断流”6处新增2处现有14处污水直排入河
在4月16日至17日的走访中,晚报记者发现回风大桥至东门大桥河段两岸共有18处污水直排、泄露的点位(南池河和津桥湖除外),而此次发现14处有污水直排和泄露的情况,18处中有6处排污口或排污点已经“断流”,但又新增了2处排污点,现在这14个点位大多位于江南滨河路河堤。
4月16日上午,蓝湾国际小区外的河边有两个排污口,污水不断地流进巴河,排污口附近的水面上漂浮着零散的粪团。帝景湾小区外的巴河边,一股污水从河堤处的管道排出,流入巴河。
7月28日,再次来到该河段,晚报记者发现这两个排污口已经“断流”,河水也清亮了不少。“经过治理,这一带的污水直排现象减少了,空气也清新了些。”经常在附近钓鱼的市民刘先生说,大约6月份的洪水过后,这里的2个排污口就没有再排污水。
此外,还有麻柳湾大桥附近、江北滨河路渡口等地的4个排污点也未再有污水直排巴河。
在两次的走访中,柳津桥到麻柳湾大桥的巴河段,污水依旧排入河中。“这些零散的污水虽然没得三号桥下面的污水那么吓人,但是也应该尽快治理。”市民张先生说。
三号桥下,江北河边一直有2个排污口。晚报记者发现,这2个排污口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估计是上次涨洪水的时候,改变了污水口的位置。”常在河边钓鱼的市民余先生说,“目前江北这边就数三号桥下面这2个排污口排的污水最多。”
虽然,排污口的总数略有减少,但也有2处新增的排污点。一处是一号桥下的泄露点,另一处则位于江南滨河路渡口上游处。
多部门联合调查提出初步整治意见
今年3月18日至3月28日,市创建办召集水务、环保、住建、规划、城管执法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巴城和经开区污水直排及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初步整治意见。
调查发现,从大佛寺到南坝污水处理厂外的巴河两岸有多处排污口的污水,未进入市政污水主管网而排入巴河。特别是三号桥下游、麻柳湾大桥下游、蓝湾国际、市公交公司附近还有一些主要的排污口。巴河三条支流(津桥湖、南池河和檬子河)片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基本都流入了这三条支流,然后汇入巴河。此外,江南从大佛寺到南坝污水处理厂,还有十余处居民生活污水管道、化粪池破损,或有少量污水进入雨水管的散水排放口。
晚报记者从市五创联动办公室获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治理巴城污水直排。预计今年底有明显效果,三年内完成整治。
其中,三号桥、老酒厂污水直排口整治和陇桥河、檬子河、张家河两岸的污水管网建设由发改委、水务等部门督促建设,力争在2016年5月底完成市污水配套管网BT项目建设任务;市污水处理厂正在省公共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力争2016年11月底完工;佛江路公交公司污水直排口由巴山公交公司负责在2015年6月底完成整治,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底已经如期完成整治;柳津桥旱桥涵洞、南池河、江南滨河路、蓝湾国际污水直排口整治和老城旱厕改造则由巴州区负责。(晚报记者 王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