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成都市交管一分局:
(并成都市交委、肖家河街道办、肖家河派出所)
在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国际花园后门这条路上,这个居民集中居住区,由于所谓的“夜间临时停车场”人为造堵,各种车辆不分白天黑夜,肆意鸣笛,噪声扰民,给这里的居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给这个片区的小孩子、小学生、和残疾群众造成严重人身安全隐患。
在此,我们希望成都市交管局采取措施,依法治理整顿,还居民们一个安全、安静的生活空间。
一、情况反映:
肖家河国际花园后门区域,原本是一条僻静的标准道路,道路两边是人行道和残疾人盲道,树木郁郁葱葱,道路宽敞通畅,道路的两旁,是十几栋居民楼,居住着上千户居民,道路的尽头是一座小学,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四处奔跑。
但是,由于国际花园小区设施不完备,内部停车场建设面积不足,收费高昂。很多业主就把车停在小区外部的社区公路上。肖家河派出所为了减少盗车案件发生,维护社区安全,经交警部门同意,在此处设立一昼夜临时停车场。但是,24小时的“临时”,形成了事实上的永久停车场。而肖家河派出所的美好初衷,交管部门同意建夜间临时停车场的文件,已经演变为守车人逐利创收的依据和保护伞。也正是这个所谓的“临时停车场”,成为了这里居民的噩梦,引发着持续不断的投诉和抗议。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机动车的轰鸣、汽笛,深夜泊车的报警器乱叫,夜间守车人的大声喧哗,嬉笑,逐渐成为这里居民的恶梦。原有道路被改成停车场,道路自然变窄,加之这里又是国际花园的进出口,于是,行人、机动车、电平车、三轮车、自行车、卖菜人、小学生都被排挤到公路中间,混杂在一起、从早到晚,拥挤不堪,这当然也阻塞了机动车行车道,于是那些过往的驾驶员,一个比一个心急,一个比一个拼着按喇叭,但这里并不是机动车干道,没有交警值班,于是这些司机更是肆无忌惮,有时甚至十几辆车同时按喇叭,有的甚至可以长时间鸣叫几分钟以上,吵得附近居民无法忍受。特别是在学生上学、放学时,以及深夜几个出租车同时经停时,喇叭声的此起彼伏,简直让人对成都感到憎恶。
更严重的是,由于车辆占据了人行道,使得在这条街区学校就读的小学生们不得不成群结队游荡在公路中间,对这些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盲道是一个城市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法律关怀残疾人的体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该停车场长期占据盲道,侵犯了《残疾人保障法》,侵犯了残疾人的基本权利。
成都市交管部门和肖家河派出所在此处以临时的名义,设立24小时永久停车场,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二、给相关部门的几条建议:
1、建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成都市交管一分局撤销在此路段设立的夜间临时停车场。还早间上学的孩子们以安全,还这里的居民夜间的安宁,还残疾人以平安; 2、建议此路段设机动车单行道;(肖家河东4巷,玉林中学附小学侧的行车路线建立由南向北单行道) 3、建议此路段设机动车禁鸣标志; 4、建议此路段机动车限速10公里,设置限速标志,撤销原限速30公里的标志; 5、建议交管一分局和肖家河派出所加强管理,维护此处道路的长期畅通,整治机动车随意乱鸣喇叭; 6、建议规范国际花园小区内部行车线路,使机动车进出有序;
7、建议提高该路段占道停车的价格,让占用公共资源的车主承担应有的成本。 8、建议成都交管部门向人代会提案,大力兴建地下停车场,象香港一样,消灭地面停车。同时刺激经济,拉动内需;
最后建议成都交管部门不要再把皮球踢给肖家河派出所,派出所也不要把皮球踢给交管局,各有各的职能,道路的问题,最终管理权在交管部门。
肖家河社区全体受害群众 2009年4月9日
附件:受害群众集体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