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66|评论: 3

[群众呼声] 在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贬低他人人格构成犯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贬低他人人格构成犯罪    [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TempPic\QB$I[B[[NCKH0FZKF92K2UI.tmp[/img]




    辱骂他人,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没有骂过人的人可能很少,但辱骂过他人的不多。按照新话字典的解释,骂人有两个含义,一是用粗野的话侮辱人,二是斥责人。辱骂显然就是用粗野的话侮辱人。按照这样的解释,没斥责过他人的人很少,但用粗野的话侮辱人的不多。法律对辱骂他人是如何界定的?
    辱骂他人不是个严谨的法律概念,按照是否捏造事实,可以分为诽谤行为和侮辱行为。采取辱骂的方式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构成诽谤;采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辱骂,使其出丑,难以忍受则构成侮辱。
    辱骂在法律上也是分种类的,按照是否公开,分为两种,公开辱骂他人和私下辱骂他人。
    网上辱骂人也分为公开和私下两种,在聊天室公聊、BBS、博客等公共虚拟场所骂人属于公开辱骂;聊天室私聊、电子邮件、悄悄话留言等属于私下辱骂。区分的标准就是是否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辱骂。所以网上和博客上辱骂他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包括公开和不公开两种情形,后者属于公开辱骂。
    辱骂他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按照其情节轻重,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个条款的宗旨就是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利用博客辱骂他人,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也做了如下规定: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侵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行政责任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第二十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利用博客辱骂他人,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行为人要承担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3.1、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毁坏 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的客观方面:
    3.1.1、侮辱他人的行为。行为的主要手段有:……(2)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3)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网络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3.1.2、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所谓 “公然”侮辱,是指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公然并不一定要求被害人在场。
    3.1.3、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
    3.1.4、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3.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罪的客观方面:
    3.2.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3.2.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网络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
    3.2.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3.2.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 21:19
强烈支持网监在麻辣社区抓几个典型,整顿规范论坛秩序。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 21:21
强烈支持在麻辣社区抓几个法盲,规范论坛秩序,支持论坛良性发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12 22:21
论坛的领导们自觉对论坛跟帖进行认真审核,并对一些侮辱诽谤他人的跟帖清理整顿并删除,尽职尽责管护好网络环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