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1|评论: 1

[即时新闻] 食狗与否?重建价值偏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png
    回望刚刚过去的22日,既缺少张灯结彩鲜花,敲锣打鼓掌声,在一片平静氛围中,西南边陲小城“荔枝狗肉节”还是悄悄开幕了。每逢此时总会引发不少争议冲突,社会正反人士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一方把此简化“权利问题”,一方将之升华成“道德层面。其实食用狗肉与否,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权利问题,也不是一个粗暴的道德层面,或许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输出问题,中美安迪影视董事长如此评述道。
    可以说南北地域蕴藏着不同的历史渊源,进而演化出异样的价值偏好,虽有千差万别,却未必存在优劣之分,归根结底只是一种长时段形成的地方性社会习俗。翻开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一下——早在先秦时期先辈们就将狗分为三:“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言,“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属于正常的饮食习惯,并不会触犯社会禁忌
    其实饮食上的价值偏好并非坚定移的,会随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变迁,早于秦汉时分,食狗之风极盛;而隋唐之后,已经不是餐桌上主流食品;辗转朝期间士大夫的正式宴席中禁止摆上狗肉,否则便会将被视为不合礼节“狗肉不上正席”的说法便从此流传开来。如今的爱狗人士、保狗团体是否能从中启示:只有慢慢改变社会文化输出的价值偏好,才可以避免让更多的狗沦为盘中餐。
    显然肯定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需要公众足够的耐心支持,其它过激干涉人们的行为,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尴尬效果最后指出,建议诸如那些热爱狗的社会名流、爱心人士、公益团体,不妨学习宋朝士大夫的智慧结晶以身作则并号召更多人勿食狗肉,重建“舌尖上的价值偏好”,比之那些攻击食狗人士,或鼓动立法禁止的行为岂不更是妙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6-2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