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殇
今天是端午节,家住二中校园,早晨起床,眺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淅沥沥的小雨,空气潮湿而闷热,心情落寞而感伤。走下楼,艾草挂满门框,主人笑迎节日;看手机,短信堆满信箱,满满的全是学生节日祝福。他们都是好意,迎接这一年一度的节日,正因为他们都是好意,使我的心情愈发感伤。
我一直对雨很敏感,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闲来无事,重读元代舒頔的小令《小重山 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在端午,谁在凭吊屈原呢?谁又理解我此时的心殇呢?词人在千年之前就发出的感慨,我在今天读来依然感伤,这穿越了千年的感同身受,触发了我强烈的共鸣。难怪在韩国人面前,我们的端午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我要用我低沉和卑微的声音说,屈原是中国的屈原,端午是中国的端午。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即今天的湖北秭归,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嫡系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到一个由集体合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子,多少人因你的怀才不遇而扼腕长叹,多少人因你的坚贞赴死而震撼不已,多少人因你的孤独落寞而伤心哭泣……再次回到那个汨罗江畔,仿佛目睹你伫立凌冽寒风中,“长余佩之陆离”“高余冠之芨芨”,面庞冷峻,眼神坚定,衣袂翻飞,你的纵身一跳,换来了多少后人唏嘘的气息和满脸的泪水……
我要大声为屈子疾呼,为端午正名,填词一首,以示悼念:
小重山 端午之殇
灰蒙蔽长空,淅沥浇冷雨。叹离骚一声,谱挽歌一曲。泪,玉碎在诗行,夹着滂雨。
只身殉国难,往事愁思绪。汨罗忠魂在,千年剩几许?痛,楚殇几人有,雪耻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