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和奶奶早年离家出走,留下4岁女孩清清和爷爷相依为命。从2014年夏天起,不到4岁的清清就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既要洗衣做饭,又要照看半身不遂的爷爷。(本网2月13日、3月17日曾报道)
经过央视《等着我》栏目和
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等多方努力,终于在5月17日找回了清清的爸爸赵特。目前,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赵特与一家人团聚后,正幸福地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跟家里打过电话,但从未说过自己是谁
赵特,23岁,南充市顺庆区龙桂乡五通山村5组人。由于自己年龄太小,又没有一技之长,在两年的流浪时间里,赵特曾到过北京、河北、四川泸州、仪陇等地,在工地上打个工,也学习过烤鸭、蛋糕烘培等技术,由于是学徒工,赵特每个月的收入并不高,加上日常开销和朋友聚会,每个月的收入,很快便花完了,根本无什么存款。
在这两年的漂泊时间里,赵特告诉记者,曾有一年中秋节,自己给家里打过电话,但当家人询问他是谁的时候,便挂断了。赵特后来说,只要在电话里能听清楚是谁的声音时,不管是父亲还是小女儿清清,只要他们还好,自己心里便踏实很多。
自觉承担不了责任,不愿见父亲和孩子
为何一直不愿意回家见自己的孩子和父亲?对于这个问题,赵特说,只要一想起家里的处境,自己心里就一阵阵惭愧和难过,时常独自坐在外面朝着自己家的方向暗自流泪。
不管是尽孩子的养育之责,还是尽父亲的赡养之情,这或多或少都在赵特心里是一个纠缠不清的疙瘩。赵特告诉记者,自己跟老婆的夫妻关系并不是很好,后来吵架次数越来越多,加上家里穷,老婆便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离家出走,留下清清和赵特一家人。后来,父亲患病,家里负担变得更重,母亲也离开了家。
附近村民和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的相关领导称,这些年,赵特之所有不愿意回家,或许是因为其自身思想负担的压力,毕竟只有20岁多点,要想承担一个家的责任,对他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无形压力。
节目录制现场
噗通一跪 浪子回头终与家人团聚
5月17日,在央视《等着我》栏目、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等多方努力下,终于找回了流浪在外已有两年多时间的赵特。当天晚上,节目组邀请了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况定山、机关党委书记席文波以及五通山村村支书寇雄、村主任赵小平参加4岁清清和爷爷寻找亲人的节目录制。
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领导告诉记者,在节目录制现场,赵特见到父亲和女儿清清的时候,“噗通”一声便重重地跪在父亲赵文胜脚下,跪求原谅:“爸爸,我错了,对不起!”
浪子回头金不换,赵特这一跪,不仅留下悔恨的泪水,也感动了节目录制现场的所有人。多年的悔恨,多年的难过,都在那一刻倾泻而出。
况定山告诉记者,4岁的清清见到父亲赵特下跪,也立即扑上前去,一家人哭成一团,那场面真让人催泪。“这么多年了,娃娃生下来不到2岁,赵特就离开了家,完全能理解父女久别重逢的那种心情。”席文波说,在节目录制现场,女儿清清始终紧紧地依偎在赵特的怀里,生怕赵特一下子又不见了。
未来打算
市内找一份工作 既能照管家里又能赚钱养家
尽管赵特一家人团聚了,但家里目前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记者从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经过媒体报道后,许多爱心人士前往探望并给于了经济上的帮助,而来自上海一位25岁的妈妈曹天丽女士,看到4岁清清的报道后,决定每个月捐助200元,并按时打在了席文波的卡上请代为转交。
此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也答应给予5万元的资助,用于给清清爷爷治病和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并委托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代为管理和发放。为保证赵特一家人能够支撑下去,首先就应该要给赵特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表示,将免费为赵特提供职业技术上的培训。
目前,赵特回到家后,陪伴在父亲和女儿身边,“这两年时间经历了太多,知道对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赵特说,以前陪伴父亲和女儿的时间太少,现在愿意每天陪着他们,并打算就在南充市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既好照顾家里,又能照管好孩子上学。
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领导表示,从下半年开始,清清即将满5岁,将安排其进入学校学习。
近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央视《等着我》栏目编导曹文娟处获悉,该节目将于明晚(14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