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24|评论: 6

[信息动态] 【要闻】四川广安:国家级“非遗”川剧有了传习基地(四川新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广安:国家级“非遗”川剧有了传习基地
发布时间: 2015-04-29 10:20:09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作者: 田祖囯  |  责任编辑:




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的学生正在表演川剧《变脸》


广安区委区政府领导正在为川剧传承基地授牌


                                                                                展示刚刚获得的川剧传承基地牌匾

  四川新闻网广安4月29日讯(廖小兵 刘伯清 唐振江 记者 田祖囯)4月28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的学生正在表演川剧《变脸》,庆祝国家级“非遗”川剧在广安区有了传习基地。
  当日,广安区举行川剧传承基地授牌仪式,特邀重庆市川剧传承基地学校重庆市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的师生和广安区的戏剧艺术家助阵。从即日起该区在厚街小学设立传承基地,通过在该校进行川剧传承试点探索、总结积累经验,然后逐步在全区推广。据悉,今年初,通过广安市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广安区政府已将“川剧进校园”活动纳入了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将川剧作为特色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校园开始修补传统文化的断失链条,使川剧艺术在广安得以有效地保护传承。
  据了解,川剧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独特而古老的戏剧种类,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早在唐代,就有了“蜀戏冠天下”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川剧,是在宋元时期流行的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于明代末期发展起来的。到清朝乾隆时期,川剧在本地戏法表演的基础上,吸收融汇江苏、江西、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用四川话演唱的剧种,并被戏剧界正式称为“川剧”。到了晚清时期,川剧经历了改良运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达到空前繁荣的境界,并享誉全国。时至今日,川剧面临观众萎缩、人才枯竭、市场冷清的局面和失传的困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4-29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victory::victory::victory:
有了传习地,还要有学员,将来更要有舞台有秀场!

发表于 2015-4-3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税贺,愿全省中,小学都象他们一样.那川剧就会兴旺了.

发表于 2015-4-3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要闻】四川广安:国家级“非遗”川剧有了传习基地(四川新闻网)

热烈祝贺广安區成立川剧传习基地!如果全省都这样,象重视足球那样,在每个中小学成立川剧传习基地何愁川剧不能振兴,观众后继无人?!

发表于 2015-5-1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053736h7flkks1zp5lcft5.jpg

发表于 2015-5-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231000oltssh7rh46tj6gb.jpg

发表于 2015-5-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