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促进内江由传统农业生产大市向现代农业生产强市跨越,我市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布局,规模经营发展,依靠科技进步,重点发展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内江道地中药材品种,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介绍,内江中药材的种植年代久远,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栽植品种有山药、栀子、麦冬、白芷、金银花等,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发展潜力巨大。至2008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1万亩,总产量达0.387万吨,总产值达1207万元,出现了资中的弘升药业等一些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整个中药材产业的雏形基本形成。 为加快推进内江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我市规划到2012年,全市中药材的总面积达到5万亩,总产量达到1.5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同时,尽快优化区域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高产优质示范基地2~3个,大幅度提高产品加工增值率。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市场需求、产业基础、地域气候等客观条件,将全市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布局为:以隆昌为主,威远、资中、东兴区为补,大力发展栀子、山药、姜黄、附子等道地中药材。建设重点内容包括:良种良法的推广普及,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推广及栽培新技术的培训;生产基地和示范片区的打造,依托龙头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围绕特色品种,集中打造好药材生产基地和示范片区;加快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加大产业化经营和技改研发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