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日报讯(记者 王耘)春节里亲人相聚,喜庆热闹。春节后子女离家,人去屋空。对于一些空巢老人来说,春节前后从喜悦再到孤寂,心理落差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抑郁情绪。日前,市三医院心理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儿女开始新一年的打拼,但要注意家中老人,不要让他们被“节后综合征”所困扰。“女儿在广东打工,一年回两次家,春节前一直盼着她和孙孙能回来,只要孩子在家,我做再多的事都特别高兴。”家住江油的李大娘说,“但是孩子春节假期短,没过几天就走了,现在家里就剩下我们老两口,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就像突然被掏空似的。”
市民张阿姨也出现了一样的感受,她知道儿子买车票后就在家里哭了两次,不得不到医院心理科寻找医生的帮助。“眼看着突然从过年时的热闹场景变得格外冷清,情绪就越来越不好,陷入了低谷,倍感孤独。”张阿姨告诉医生,她已经连着几天胃胀吃不下饭,晚上睡眠也不好,血压都急升上来了。“孤独、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如果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上述消极感更会加重,这就是典型的节后抑郁症的表现。”医生介绍,如果老人家心态乐观,平时有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圈,而不是将所有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的话,对子女的来去就不会反应太强烈。但是,很多老人因为身体不方便等原因,对“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每到春节,在外的子女回到老人身边,节后又纷纷离家而去,喜庆、热闹的家庭氛围突然消失,老人经历这样急剧的情绪变化,就会出现忧郁、焦虑、食欲不振等不良情绪。
为了让老人在节后不空“心”,医生建议,老年人在节前就要有节后离别的心理准备,以便节日氛围散去后,能够尽快回归到平日的生活状态中。另外,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独居老人要多与邻居沟通,邻居有事要多帮忙,处好关系,多与其他空巢老人交流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