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巴中市客运办
——打击“黑车”调查探视
为巴城堵车,近段时间,特意进行了深挖,据公安交警介绍,春节前后巴城跑“黑车”的每天不少于3000辆,平常也在2000辆左右。为此,同运营车、黑车驾驶员及交警交流、走访城管和市客运办,并亲自坐车了解调查,造成巴城堵车,主要是黑车泛滥和疯狂,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客运办不作为、乱作为。
第一、喊得凶、打得松。一是客运办对全城经常跑黑车的睁只眼闭只眼,黑车也掌握了检查的规律,相互间信息相通,很难逮着。二是一些黑车赶早晚或中午出来跑运营,尽量以躲避检查被逮。三是跑黑车利益巨大,少数人就试着搞运营,不料出来就被扣被罚,据客运办介绍所扣车辆80%属此类,而这类被扣过的黑车大为不满,认为那么多人跑就自己挨了,有的被扣或处罚过程中以耍赖玩横或用过急语言抵止,发泄不公。
第二、暗藏玄机、质疑违法。据驾驶员讲:咱们与客运办是老熟人了,即使被扣,中途也会放。顿生客运办人是否同黑车有何种瓜葛?另据被扣车的一驾驶员讲,他本是开车去办事,但在路途遇有人招手,顺便搭上,客人上车就硬要甩五元钱,不料到中途该乘客叫停车,当车未停稳,便衣执法人员上来就录像,抢钥匙,说我在跑黑车,而且在什么地方收了钱等一清二楚。当我再到客运办时,该乘客出现在执法人员之中,脑子突冒出“钓鱼执法”这个名词,但又很难断定。在闲聊中,黑车驾驶员算了一笔账,平均每天收入在300元以上,加上有包车,月挣万把元没问题,故不少人冒险花四五千元买个二手车专跑黑车,逮住罚款连车不要就算了。
第三、暗箱操作、处罚不公。凡扣“黑车”在处罚上,哪些该罚、哪些不该罚,具体罚多少,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据客运办的人讲,罚款是他们当官的说了算,有关系的可不罚或少罚,平头百姓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一点不手软,而且已处罚的黑车从来不公示、不上墙,藏着掖着,不敢暴光,暗箱操作尤为突出。
第四、野蛮执法、影响极坏。执法人员扣黑车时不着装,不亮证,逮住就上去拖拉驾驶员,强行抢夺钥匙,大街上双方甚至发生抓扯、打骂,影响极坏。围观者称他们是土匪、强盗。车辆被扣后,一般要跑上三四天方能找着处理人员,但到客运办常常遭“你出去”“你等着”“不在”等生硬语气,扯高趾扬的冷遇,同时客运办外既无坐椅、又无灯,伸手不见五指,接受处理的驾驶气愤道,这里太黑暗了。
此外,市客运办的人经常以为的士可连载客人违法行为来安抚不闹事,以巴城客运不足塘塞政府、推卸责任来掩饰客运市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本来打黑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是他们不动真格,不下狠手,而怕断了自己的生财之道。
总之,巴城黑车疯狂,堵车严重,客运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一查到底、追责问责,不惜摘帽子、端饭碗,让不作为、乱作为的付出代价,以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