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名牌”走红校园游戏道具周边热卖互相拉扯有安全隐患多所学校禁止玩耍
“你的名牌被我撕了,我赢了!”随着《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的热播,节目中最激烈、最具悬念的“撕名牌”游戏火遍全国,许多城市的中小学生都会玩耍并在网上晒出游戏照片。昨(22)日,记者采访发现,“撕名牌”游戏在我市中小学生中也开始流行起来,相关道具在学校周边卖得很火爆。对此,多所学校表示,由于游戏过程中会发生激烈撕扯,因此并不提倡。
“撕名牌”道具销售火爆一天能卖几十个
昨中午,记者走访城区多所中小学发现,校门口周边的文具店、小卖部都在显眼的位置摆放着“撕名牌”的道具。这些“名牌”的样式很多,有的只有巴掌大小,有的和明信片差不多,价格从一元到五元不等。同时,“名牌”的材质也不一样,其中较贵的是用布料做成,上面的字可以擦拭掉重复使用,较为便宜的则是贴上不干胶一次性使用的一张纸。
“买的人很多,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出好几个,有时候还能卖上十多二十个。”南河路一小学附近文具店老板董先生告诉记者,最初他并不知道怎么玩,只看到有些小学生自己用双面胶制作“名牌”贴到背上,还经常询问有没有类似的道具售卖,后来进货的时候就买了一些,“没想到会卖得这么好。”
在石塘小学附近,一位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学生购买“名牌”,有的甚至一买就是五六个。
学生耍得开心家长心里担心
记者了解到,这种“撕名牌”游戏,通常分为两组,每个人的后背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牌,然后开始进行“撕名牌”的对战,通过运动战、正面对战等方式,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其中一方把对方后背上的“名牌”撕下来即为胜利。
昨中午,记者在南河路一小学门口看到,几个孩子的后背上都贴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牌,正在进行一场“撕”杀,他们一边捂着自己后背的名牌,一边追着伙伴跑,伸手想把对方的名牌撕下来,玩得不亦乐乎。采访中记者发现,“撕名牌”游戏不仅男生喜欢玩,女生也非常热衷。
然而,学生们耍得开心,家长对此却十分担心。家住南河坝的一位学生家长刘女士说,“小孩子玩起来不太知道轻重,万一不小心磕着碰着就不好了,有时候情绪一上来甚至打架都有可能,实在让人担心。”
存安全隐患学校不提倡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相互撕名牌的过程中,一系列追逐撕拽的快速动作,让孩子身体之间频繁接触,有时候甚至会在打闹中伤害彼此。基于此,目前我市多所小学已禁止学生玩“撕名牌”游戏。
“这个游戏的确很火爆,但学校不提倡学生玩这样的游戏。”东辰小学张俊老师告诉记者,如果在校园内发现有学生玩“撕名牌”,教师们都会及时制止。
“这个游戏一定程度上能锻炼娃娃的肢体灵活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但其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绵阳实验小学何春华老师介绍,由于实验小学地处繁华地段,学校周边人口众多,学生密度较大,因此学校原则上禁止学生玩“撕名牌”。“现在娃娃模仿能力很强,电视里演什么,就跟着学什么,家长要注意合理引导。”何春华认为,小学生自律、分辨等方面意识不强,玩游戏时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戏的成功上,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样会较成熟地顾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很容易磕碰摔倒。而至于锻炼学生动作的灵活性,何春华认为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游戏来达到锻炼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