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本人在绢纺厂待过,没搞出啥名堂,溜之大吉
今天在坛里见到有人提及,留念之情油然而生。
又了解近情达人摆摆龙门阵。
绢纺厂当年也勉强算风光过一阵子哈。
在坛里见到厂下面的龙门渡口还是激流奔腾,遥想当年口号可是震天响:龙门-绢纺厂大桥,今何在?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在全国丝绸行业不景气的的大环境下`
绢纺厂也光荣的倒下了``
现在的绢纺厂建设成为集旅游,购物,休闲,度假,住宿于一体的大型农家乐了`[em01]
已俨然一破败的村庄
二十多年前切过。很兴旺。
五年前又切过。很衰败。
现在听坛友们一说。我相信它还是很衰败。
相信,那座大桥迟早是要修的。
言过其实了`
绢纺厂自从破产后又从新重组`现在是属于股份制的`厂区还是在生产`只是相比以前`工人和产量都少了很多.`
以前的单身宿舍和办公大楼租给一所民办大专在用`学生大概400人左右``
绢纺厂的家属宿舍还住着600多户绢纺厂以前的人`有些下岗,有些退休`有些在南充买了房子就把绢纺厂的房子以2--4万卖给附近农村的人`
总的来说`现在的绢纺厂离市区较远`但是人很多`
谢过!
眼前依稀浮现出绢纺风光。背景是飘渺的嘉陵江水,未知来去的风。
下次回去一定上去访访。
今年正月初六去祭奠母亲时,顺便看了看.
原来的青年之家外面有些破败,厂区里的老厂房有些年久失修.
不过纺织车间前大花坛里的腊梅还是开的那么盎然,沁人心脾的甜香一如从前,老远就窜入鼻孔.
人嘛,感觉比以前要多些了,也许是春节的缘故吧,很多远游的游子都回来陪父母了.
站在青年之家后面看嘉陵江,河面变窄了,江水还如从前般清澈(许是冬季的缘故吧)
从前儿时就经常叫的的叔叔阿姨我居然也还能叫出名字.但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生活的压力与命运的不公,想想吧,现在还有谁会像他们当初年轻时——爱厂如家,共产党就是我妈妈。可他们却被妈妈无情的抛弃了。这也许是我个人的想法吧,我们的父辈本都是些对生活没有过多要求的人,也许他们习惯了现在这与世无争的日子了,谈话之间感觉心态很平和,已经不愤青了。呵呵!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见笑了。
人少了,都是老年人,空气好,工厂做工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