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4|评论: 5

[以文会友] 再读经典(你知道这些经典名句的后半句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
        解读:这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意为: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职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是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离家在外,而且是尧把女儿嫁给他)。另外,学者认为“三”或为虚指。
      从原文不难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而是指没有尽到后辈的职责。
2、闭门造车
       原文: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中庸或问》
       解读:“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就是说,经过充分的准备,精心的制作,车子出门就合乎轨道,通行无碍。
       根据原文来判断,并无今义所谓“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现比喻一项工作 中规中矩,了无新意。”
3、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原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道济禅师(济公)
       解读:“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是有典故的。据传,明末的破山禅师,战乱之中寄居李立阳军帐中,为了劝诫他不必要的杀业,就应了赌约“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李立阳答应了他。于是破山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禅师以身破戒,拯救无数苍生。
      如果你有济公的本领与慈悲心,真是众生之福,不妨学济公大师的行为,无此本领,切勿效仿,恐误已误人。
4、以德报怨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解读: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以什么来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率直、磊落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
      献出恩德去面对负恩的人,是一种人生和人格的浪费。
5、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解读:季文子每件事三思才去做。孔子听到了,就说经过反复思考就可以了。在这里,孔子是批评季文子过于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解读:庄子的原意是,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有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让自己精疲力竭。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怀疑论者,追求”无为“,这句话加上后半句,才符合其风格。
7、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解读:父母健在时,子女尽量不要生活在外地。”游必有方“,一是,远游要有既定的方向,并且设法让父母知道。二是必须久居外地的话,首先安定好父母。
8、老来多健忘。
原文: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解读: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句”不忘相思“,且”唯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言文和成语都是很宝贵但总是被我们忽略的国粹  将来一定得多看多思才好

发表于 2014-12-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发表于 2014-12-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房贷按揭计算器,个人计算一下!

发表于 2014-12-8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