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68|评论: 9

[热点事件]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分好班、中班、差班的负面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阐述对学校年级分好、中、差班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学生、教师、学校和国家所造成的种种危害来说明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严重缺憾,目的是借此引起学校领导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好班   中班   差班   负面效应    近段时期,新闻媒体不时披露某县市的某学校因年级分好、中、差班,甚至对学生强制分流而受到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通报批评,有关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据调查,人民群众对此反应非常强烈,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更是欢欣鼓舞,拍案称快。
    长期以来,由于对教育客观规律及管理上的错误认识,管理者及参与者在组织管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好、中、差班的教学管理。认为只有分好、中、差班才能激励“差生”努力学习,才能确保好生不受“差生”的坏影响,确保这些学生在毕业考试,中考或高考中摘金夺银,全面丰收,为校争光。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不仅需要搞科研的精英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合格的普通劳动者。再者,学生时代学习好,考得好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并不一定占有优势,并不一定能取得大成就。古今中外的史实就是明证。一次,有人曾问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说:是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学生时代学习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丁肇中说:没有听说过。倒是自己认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十多个人在中学时代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名。
    无独有偶,我不由想起另一个真实的故事。1960年,美国某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学生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教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象平时一样,不要让孩子家长知道他们是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特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教师罢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罗森塔尔实验现象。
    这是罗森塔尔所预料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当然非常卖力,结果当然是好的。罗森塔尔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学校对学生分等级(分层次)的教育管理形式的利弊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这种所谓的“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形式是弊远远大于利的。至少存在如下几大弊病:
    第一,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上学的第一天,分到差班的学生心灵中就种下“我是差生”的意识,“我不如别人”的思想始终萦绕在他们的脑海。这些学生能学好吗?
    第二,挫伤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性。这种教育管理形式,造成家长对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不信任,不配合学校协同教育好学生。社会上学生家长经常反映说,你们学校都认为我家小孩是差生,反正是没什么希望。不愿读书,不好好学习是自然的事情。成不成才由他去了。每到开家长会,子女分在差班学生的家长参加会议的寥寥无几,或者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参加。很多家长认为,参加这样的家长会是丢面子的事情。开家长会简直是给我们家长难看。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不到家长积极配合和支持,甚至发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抵触现象。导致学校工作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教学工作很是被动。
    第三、挫伤了学校绝大部分教师的积级性
    分配教“差班”的教师首先思想上就会懈怠或不满。他们认为既然安排他们教“差班”说明校领导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有成见,甚至是歧视。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他们难免缺乏工作热情,甚至消极怠工,应付了事。如今的学校评优评先,评名师,发奖金,都是与学生成绩挂钩,唯分数为条件,其他免谈。这更加伤害了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分到差班的学生,之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一般情况不是因为天生愚钝,大多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成了教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将他们集中到一起,由于他们心中早就种下了“我是差生”,我怕 谁的思想。他们发展成为问题更大的问题学生。要教育好这些班级的学生教师需要耗费更多的心血,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但是因种种原因这些班级的学生,在考试中难以大面积丰收,甚至绝收。这就难免出现多劳少得,甚至多劳而无获的不正常现象。教“差班”的这些老师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七情六欲,都有成功感和荣誉感。他们的付出都要有收获,都需要得到领导的肯定。
    第四,滋生了腐败,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形象,玷污了教育圣地。试想,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在所谓的“差班”学习?有门路和有“能力”的家长总是千方百计的将子女转到“好班”去学习。这必然出现诸如请客送礼的腐败现象。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
    第五,导致学生带着遗憾和怨恨离开学校。这些曾经受伤害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一直对教师和学校心怀不满甚至敌意。对母校根本没有感情,有的只是怨恨。他年,功成名就之后,更谈不上反哺母校。有些学生甚至对社会怀有敌意,对社会具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做出反社会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成为社会的隐患。
    第六, 这种管理模式人为破坏了学校的安定团结,甚至造成了学校的一盘散沙现象。在这种管理模式和不当的考评机制下,难免出现一些教师为了改变现状,削尖脑袋去投机钻营。图的只有一个——要教“好班”学生,用以证明自己也有能力去教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这本无可厚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细想,这些教师的确可怜。问题是,这会造成一种只有以教“好生”才有机会来证明自己人生价值,获得评优评先,评名师,获得晋薪晋职机会的畸形现象。这难免出现教师之间的恶性竟争,造成内耗。根本不可能会有教师间的精诚合作。这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并非几个校长或几个教师就能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完成。在这种管理形式和不当的教师考评机制下,根本不可能苛求某个教师发扬高风亮节,无私奉献。这种情况下的教师群体能有多大的凝聚力,会有多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能培养出人才才怪呢!     
    第七,违背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背道而驰。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实践。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迫切需要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年级分好、中、差的教学管理形式只能人为的为这一科学先进的教学措施设置障碍。试想,一个班清一色的“差生”,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他们与谁去交流?与谁去合作?因为,在班上,在身边,他们没有了榜样,没有了“师傅”,没有了可以切磋的对向。        
  总之,学校采用分好、中、差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模式,无论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还是对国家发展都是有百害的,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转载于:http://www.jxteacher.com/blog/topic.aspx?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id=640ed178-51b0-4cf8-95c9-1cae16d0a094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9-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提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改来改去本质的问题还是没有改动。群众质疑,一来就是这个体制确实太大,轻易无法撼动。但我们就从简单点的方面来说吧,中国的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学生被分到这些三六九等的学校后,大部分的人在出身社会后是不是也是自认为自己属于三六九等中的哪一个阶层呢?既然我们从学生时代就被这个教育模式给灌输了这样无法撼动的思想,那是不是要考虑从源头上就不要灌输此类思想给我们呢?虽然学校里的好、中、差班也是激励一部分差生的动力所在,但长此以往,学生内心建立的等级制度就会扎根下来。对于一个健康的国家,存在这样一种无形的等级分层,是绝对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中国虽然表面上和印度的教育方式不同,采用普遍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但好、中、差班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却又是和印度的精英教育模式有类似之处。不管怎么说,好的教育绝不是放弃一部分人来成全另一部分,这样不是促进教育的发展,只会使它偏离合适的道路。
手机网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23 12:46
就是啊,学校分了三六九等,老师学生也如此,绩效工资也如此,至少都江堰教育是这样啊!!!!!!!!!!!!!!!!!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9-2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教育改革是革掉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成为教育产业经济链。成为部分教师和利益人员的摇钱树和升官的台阶。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的人太少了,可能都没的读书的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23 17:26
:victory: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9-2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4-9-2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学生家长  必须顶一个   

发表于 2014-9-2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非要硬说让大家平等,世界本就是不平等的,还是建议不要取消这种分班模式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