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4|评论: 4

[文学.历史] 棉花街有戏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俚语中有一句很有趣:”脚瞎眼睛boi1,[足旁一个拜,笔者写字盘内没有,暂代],死在棉花街”,这是假巴意思赌咒发誓的话。过去,有江湖小混混冻了滥事,只要你没有当场把他的手逮倒,他绝对不认账。那时迷信,赌死人咒还是很有威慑力,街娃儿为了急于脫身,就耍滑头,装成拍心口儿的样子,赌一个麻老表的,他娃实际上可以绕得开的恶咒,就此滑脱。你想嘛,脚不会瞎,眼睛也不会boi1,棉花街他一辈子整死都不去,你能把他啷门?其实,这多半是坊间文字游戏,是用来洗刷惯常指天恨地,乱丢海誓者的俏皮话。
棉花街原在成都新东门、大慈寺之间,现已消失,并入东风路了。那阵,赌冤枉咒的怕到棉花街,我几个小毛头儿正好相反,经常去朝贺,为啥子喃?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大西南的解放,北方一些京戏斑子也跟到拥起来,天津厉家班儿扎根重庆,后来成为山城的市京剧团;拥有”猴王”王少泉,王素砚,筱樊春楼等名角的新声京剧社,进驻西御街剧场,这便是成都市京剧团的前身;棉花街来的那个班子可能资历稍低,名称却很亲民,叫群众京剧团,到六十年代,受邀去了遵义,成为该市的京剧团,此是后话。
群众京剧团票价相因,我住家这一转,经常打堆的娃娃中间,恰恰又有个半罐子戏迷忠哥,在他的煽动下,我几个半截子幺爸儿,时常从西玉龙跑趟趟儿直奔棉花街,看午场。票价大约是堂廂二角五,楼廂一角五,普通票八分。堂座楼座大家都晓得,不须解释,碎头儿些只出得起最低价,卖普通票。但普通座并不普通,我之前和以后都没遇到过:位置在堂厢两侧,也就是楼厢脚底下那半环黑瓮瓮的地方。所谓座位,其实就是木桩桩上钉的板条,不分格,无靠背,不对号,随便坐的简易长条凳,有几排,前头矮后头高。在与堂廂的结合部那儿,竖起寸半见方的木栏杆,间距约十五至二十公分,反正人钻不过去,只有把脑壳伸到空空头看。那样子,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像回到古代,观众成了犯人,关倒签栏子里头向外张望。也不晓得这种格式是不是从北方堂口传来的,如果是,会使人深深地感慨,离皇帝越近,等级更森严,草民百姓实在不好当。即便是娱乐,按钱分档次,也应该有个人性化的道德底线,整成这样太不像话了。
好在查票的肉丁儿,在炮打四门的开场戏完了之后,看客早已坐定,就疏于防范,不晓得钻到哪儿打撂边鼓去了。这时候,忠哥就会给我们递点子,一个二个装起去解手,然后,阴梭阳梭地进入堂厢,在边边上找空位子坐倒,稳起看你的。普通票麻打果子坐堂廂,就像捡了个大皮包,娃娃些安逸腾咯。
久而久之,对剧团的名角,如老生刘荣升的唱腔,沙喉咙徐荣良的做功,筱虎辰的跟斗儿,都会跟到大人一起叫好。小丑余小山是个师奶,很会装怪,逗得大家哈哈笑。其后,又出了个武旦赵健贞,扮相好,武功高超,穿长靠演樊梨花、穆桂英,还要在台子上表演倒踢飞来的长枪,曾经轰动一时。
看得多了,有些戏词,像<<借东风>>、<<空城计>>里头的须生,甚至<<玉堂春>>中的青衣,都能唱几句。六十年代,我在建筑文工团搞过一段时间,还同独唱女演员小某比过唱戏,记得我唱的是<<甘露寺>>中乔国老的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待臣一一说从头……
若干年过去了,现在,笔者经常鼓吹川话,对川戏看得却不多,只唱得到”明亮亮…灯呐光…往前照……”,与看京戏形成明显反差,很抱歉,原因当然是我们那个少儿圈子头碰巧有个京戏羊儿客,同时也说明,普通话,地方话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能够使汉民族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这很好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8-1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戏还多……

发表于 2014-8-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龙门阵,我也记忆犹新,回到了儿时,我也是个猴秋子娃娃戏迷,没有钱想看戏啥子条都有,想起来也笑人,有趣!顶上去!:victory::lol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549446602 发表于 2014-8-11 21:23
老师的龙门阵,我也记忆犹新,回到了儿时,我也是个猴秋子娃娃戏迷,没有钱想看戏啥子条都有,想起来也笑人 ...

温故而知新,感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审看,大家都来凑几句,就是一台戏。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