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领导北京假话欺骗职工
承诺60天解决职工问题成空谈
2003年2月,原核工业国营八五七厂被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大多数职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正式进入关闭破产程序。随后,由中核集团、绵阳市政府、江油市政府、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清算组,开始实施八五七厂破产。但是,在实施八五七厂破产过程中,上述政府机关不认真执行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即中办发【2000】11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军工企业改革脱困方案的通知》和《关闭破产军工企业职工异地安置实施方案》(即国发【2002】7号文)、《国防科工委关于核工业八五七厂关闭破产后职工异地安置问题的批复》(科工改【2002】1040号文)等国家政策规定,不履行相关协议约定,没有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大量事项均属暗箱操作,严重侵犯了八五七厂3500名职工合法权益。11年来,厂里维权职工代表多次找江油市华坪办事处(专门处理八五七厂遗留问题而设置的政府办事机构)、江油市政府、绵阳市政府、四川省政府、中核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委、国家信访局反映职工诉求,但是这些政府机关总是行政不作为,相互推诿和提皮球,采取骗、瞒、诓、诈、推、提、压的方式对待职工上访维权,导致职工问题从破产至今11年了未得到根本解决。
时至2014年2月28日,6名八五七厂维权职工代表向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要求绵阳市政府进行《八五七厂职工异地安置方案》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案,在法院审理中,中核集团公司出具了未编制过《八五七厂职工异地安置方案》的证明材料,绵阳市政府在答辩中称未见到过《八五七厂职工异地安置方案》,法院以不具备信息公开条件为由,驳回6名原告职工诉求。也就是通过这次法院开庭审理和判决,八五七厂3500名职工才真实地知道,中核集团公司、绵阳市政府当年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行政渎职和不作为,根本没有编制和实施《八五七厂职工异地安置方案》,欺骗职工长达11年之久,严重侵犯了3500名职工享受国家异地安置的合法权益。
2014年4月,连续20余天,八五七厂数十名职工维权代表,有力有节赴京到中核集团公司,要求解释和解决当年八五七厂破产中相关政策未落实侵犯3500名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艰难维权。4月25日,获得消息的江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晓钟(他在京对维权职工讲话中称他代表绵阳市、江油市两级政府)带领江油市政法委副书记文毅、江油市华坪办事处书记文助东、副主任严金华等一行数人赴京,与维权代表对话,劝职工返川,并在有职工代表参加的专题会议纪要上签字承诺职工回川后,自5月5日起,与维权代表一道,60日内拿出具体方案,解决职工提出的诉求问题。赴京维权的职工为了维护首都稳定,顾全大局,再次相信绵阳市、江油市两级政府,听从江油市政府领导的安排,主动撤离北京返川。5月12日,按照华坪办事处领导的要求,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基础上,维权组代表3500名职工正式向华坪办事处副主任严金华递交了书面职工诉求,两个月来,职工有力有节,耐心等待着政府对职工诉求的回复,等待着政府会同职工代表商讨解决方案,等待着政府付诸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然而,职工再次失望了,受骗了,现江油市政府领导在北京签字承诺60天拿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期限已过,职工没有看到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案、行动在哪里,江油市政府官员在北京的承诺变成了谎言、假话,回川解决问题变成了空谈, 3500名职工愤怒了,3500名职工要呐喊:
中核集团公司、绵阳市政府、江油市政府、华坪办事处,你们究竟解不解决职工提出的诉求问题,你们还要欺骗、隐瞒、拖拉到什么时候才肯解决,是要等到出现了死人、伤人事件还是要等到爆发大规模群体事件才肯解决吗?八五七厂职工问题,有事实,有政策依据,政府执行政策就这样难吗?原因何在?天理何在?
3500名职工也正告上述这些政府机关:国家政策必须坚决执行和得到落实,职工合法权益不容侵犯,这次政府再不实际解决问题,3500名职工决不答应,将采取更严厉的维权措施,直至党中央、国务院,将维权进行到底!!!
3500名职工集体诉求非小事,是八五七厂人的血泪心声,但前述政府机关的所作所为让这些为国家核军工事业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八五七人心寒,在此,3500名职工恳请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中央巡视四川组、中纪委尽快介入此事,解决问题,消除民愤,化解矛盾,把影响和不必要的损失控制到最少。
八五七厂职工主要诉求简述(详情见职工代表向政府提交的书面诉求书):
1、中核集团、绵阳市政府没有执行国家政策和履行签署的相关协议,没有编制和实施职工异地安置方案,3500名职工至今未看到绵阳市政府应该提供的职工异地安置经济适用房在哪里及享受相应购房优惠政策在哪里?
2、中核集团、江油市政府、江油社保局、华坪办事处未落实国家政策和履行签署的相关协议,至今未解决2032名失业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再就业生活保障、再就业培训问题,未执行财政部有关规定,计发破产期间3个月职工生活费问题
3、八五七厂破产后,国家每年拨付江油市政府用于解决职工再就业军品维持费800万元,累计接近亿元,还有清算组当年移交给华坪办事处70万元职工再就业培训费、95万元不可预见费,11年了,职工没有看到政府给职工办事和解决问题,那么,这些国家财政巨额专项资金还在不在?政府将如何用于解决八五七厂失业职工再就业问题?
4、住房公积金问题:中核集团公司、绵阳市政府、华坪办事处没有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破产时未向职工清偿原八五七厂破产前拖欠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款、未将财政部拨付的住房补贴专项款计入职工住房个人账户、未进行职工住房公积金申办工作,至今职工没看见政府为职工办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在哪里?更没享受到住房公积金融资贷款和利息优惠政策。
5、原八五七厂、中核集团公司、绵阳市政府、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提出八五七厂破产申请和受理、宣布八五七厂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