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中,石羊街上钟鼓楼下我家隔壁有一个“血旺子”摊摊。摊摊不大,一个铺面三五米宽,七八米进深,摆有五张长条桌。小青瓦房檐下紧靠一棵抱格枣树用火砖垒的锅台,有两个灶眼,支着两口大铁锅。负责站锅台的“主席”是一位胖婆婆叫陈二奶,另外还有两位妇人分别负责择葱子切葱子和洗碗收拾的辅助工作。 “血旺子”摊摊生意最火的时候是石羊的场期,最初是每周一天,后来改为日期逢一三六九赶场。每逢场期,那是人山人海,街上挤得水泄不通。“血旺子”摊摊更是座无虚席。五分钱一碗血旺子童叟无欺。黄色的土碗满满的盛着热气腾腾的刚煮好的猪血,上面淋着红油海椒,花椒,顶着青白相间的葱花,远远的就能嗅着那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如果你手头宽裕,还可以外加五分钱一个的“小肚子”——卤猪尿泡,切成两寸长的细条,就着血旺,那是下酒的好菜肴。可惜,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小孩想吃没钱,所以好多时候是闻着香,没有吃到嘴哦。时至今日,总感觉吃那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可惜,后来陈二奶不在了,血旺子摊摊也解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