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湖 荡 舟
玉湖,实质上就是南江县的玉堂水库。它是一幅人工描绘岀的山水画。
玉湖清幽秀丽,山水相融,风光旖旎。湖水与山色、天色同碧,微风轻拂,一阵薄雾飘来,绕着山,绕着水,若仙境一般。水库周边新建的巴山新居和一些游湖楼阁,凉亭,画廊,在湖光的映衬下尽收眼底,具备了“东迎旭日、西送夕阳、数星揽月、沐风浴绿”的独特自然条件,是南江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玉堂水库位于大巴山由东蜿蜒逶迤向西的尾端,地处南江红光乡、傅家乡、长赤镇的边界交汇处;海拔800多米,是南江县境内最大的水库;库容量2100万立方米, 有渠道9条共23.5公里,灌溉面积达5.01万亩,有效解决长赤、红光、天池、付家、九顶、新华、双桂等7个乡(镇)的农业灌溉用水。5.12汶川大地震后,大坝多处开裂,国家拨专款数千万元加固了堤坝,清除了库塘淤泥,修缮堰渠。使库容蓄水量増大,灌溉面积增多,发挥了水库最大的综合效益。近两年长赤镇利用青杠村与玉堂水库毗邻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建成了以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巴山新居”。 修建了1.5公里的环湖游道和亭台楼阁,为游客观赏玉堂水库提供更多方便,同时,为群众开办农家乐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水库管委会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居住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公园。完善了一些旅游设施,増加了现代的水上游乐项目,来游玩的人流如梭,玉湖就成了镶嵌在巴山深处的一颗璀灿明珠。
玉湖周边的山丘连绵起伏,娇媚得如色彩点染。湖边有终年碧绿的慈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美之时要数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刻,山峰在湖中形成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也许是水绿山绿的原因吧,风来松涛阵阵,绿浪波光粼粼。每当细雨蒙蒙,那独立的小山犹如披着面纱的少女,隐隐约约的看到灵动秀气的脸蛋上腼腆。这诱人的神韵,恐怕只有“巴山秀才” 般的诗人,才会咏诵出令诗仙也叹服的绝句。“九十九包挂浮云,百条沟壑汇沙溪。”
当我们划着游船驶向湖心岛,就会心旷神怡地欣赏到,碧波万顷,群山倒映、鱼翔浅底、人在画中游一般的仙境。也许是水深,也许是季节变更星移物换的缘故吧,水色也会跟着季节变。春水蓝、夏水绿、秋水青、冬水黝蓝。水变山也变,是水质的改变,清澈的湖水是鱼的乐园。玉湖中的鱼有多少?谁也说不清。80年代初期,工人捕捞过最多的一网上千斤,最重的是一尾长1.38米,重61斤鲶鱼,一般的是鳙鱼、鲤鱼、草鱼居多。每当游人凝神碧波绿浪时,只见鱼戏波涛,跳跃于浪尖上。
这时,上午的阳光洒满了湖面,远处划来了几艘游船,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响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歌声之后,姑娘、小伙们扬起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此时山在笑,水在笑,笑颤了龙宫,甜醉了玉堂春。
玉湖与鸟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也是鸟的世界,春天来了,花红柳绿,鸟循着花香而来,黄鹂、斑鸠、鹧鸪、水葫芦、水鸭子等不名的鸟都飞来玉湖。叽叽喳喳的叫鸟声此起彼伏,萦绕于山间、花丛、竹林,在游人的身边回响。更美妙的是,每当秋高气爽时节,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象公主般的白鹤、白鹭等侯鸟从四面八方飞来这里越冬,在天空飞翔,在水里觅食、戏水。玉湖就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花儿香,鸟儿鸣 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当我们上岸来到堤坝纪念碑前,雕塑点缀着玉湖的自然美。那一行行简洁的文字,叙述着70年代初筑堤造湖的情景。每天长赤片区约有1.4万民工搬土运泥,肩挑手推,筑夯者随着夯的起落,串岀一首首震天动地“哎哟,哎哟......,哟喔嚯哎哟作,哟喔嚯哎哟作......”铿锵的劳动号声。这原始的诗,把人们带到了修建玉湖时的雄伟壮丽场面。勾勒岀人民公社年代,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宏伟画面,谱写岀一首可歌可泣壮丽史诗。
如果说玉湖周围的山丘是因退耕还林后“鸟鸣山更幽”;那么玉湖的水,则是因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源地的保护,水清澈透明﹑绿得欲滴。放眼望去,湖水泛着细细的涟漪,楼台琼宇微澜,水碧波万顷,加之湖边一团团、一簇簇的慈竹揺曳,山与水相映成趣,不管你怎么看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使玉湖在凝重中透露着自然灵动之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