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36|评论: 10

作家艾芜故居新都清流镇重建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9日,著名作家艾芜的故居在新都区清流镇正式与游客见面。经过一年多的重建工作,故居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怀着诚敬的探访之情,我们来到了清流镇翠云村。


    艾芜,中国现、当代作家。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区清流镇)人。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了贡献。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其作品《南行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流浪汉小说。郭沫若、茅盾等名家以及各种现代文学史和论著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img_1458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在清流镇通往艾芜故居的路上,闷夏中烦躁的心终于找到了栖息之地。

六月骄阳,不再是沥青混泥土上的炽热,漫天碧野降低了夏日的温度,放眼望去的幽幽稻田让人心旷神怡。洁净的路面、清新的绿叶、开阔的视线,心已在自然中欢快地歌唱。

img_1392_副本.jpg

img_1393_副本.jpg

img_1406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沃沃绿野中,精致小巧的川西民居矗立其中。
踏着青灰的石砖小径,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菊园,望着满园芳华,沈周名句跃入脑海:“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艾家。”

茶褐色梁柱、白璧黛瓦,透露出朴实飘逸的风格,与著名诗人流沙河隽雅题词“艾芜故居”浑然一体,映射着艾芜之魂。故居周围,草地、亭轩、曹家水碾、汤家泉眼成为独特的景致,让故居更添观赏性和趣味性。
img_1408_副本.jpg
img_1409_副本.jpg
img_1412_副本.jpg


发表于 2014-6-19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我猜你真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仰慕艾芜,老先生去世之后,我曾经到清流镇寻找这位老先生的遗迹。但老先生的租屋已经被损毁了,很遗憾。
故居刚建好,我就过来了。这个重建很好,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都结合得挺好的。”偶遇四川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曾小敏,如是评价新建的故居。

img_1446_副本.jpg

img_1423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介绍,清流镇文化底蕴深厚。艾芜文化更是清流镇针对的人文资源,是清流镇、新都区乃至成都市的历史文脉。将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清流镇从艾芜文化入手,也找到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切入口。

在艾芜故居我们看到,整个故居准确的还原了传统川西建筑风格,四合小院、院中大树、青瓦亭轩等。同时,以故居为展场,展出了艾芜先生生平及作品。这些也都得到艾芜先生后代的认可。

将来,人们可以到艾芜故里参加读书会、感受文学熏陶;也可以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探访清泉;甚至种菜、耕地、体验农耕文化,寻找儿时的欢乐;采摘有机蔬菜,买水碾碾出来的生态米,享受健康生活。

img_1450_副本.jpg

img_1453_副本.jpg

img_1449_副本.jpg

img_1436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单车 发表于 2014-6-19 23:28
这回我猜你真去了

慧眼!:$

发表于 2014-6-1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照片暴露了行踪 ;P

发表于 2014-6-2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4-11-1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流,艾芜故里,板鸭之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