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26|评论: 32

[交流共享] 胡琴戏《莲台收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皇帝听人讲不是什么"北汉王",旦角非"尼姑",是"道姑".请敎"梨园春"之后方知她就是传奇人物___"苏云庄".感谢上传,谢谢!

发表于 2012-10-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先生,字幕有误,不是"北汉王"是东周的"周赧王"小尼姑是"苏云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错了啊。我听他说儿子叫刘裕,望文生义以为是刘家的江山:):)

发表于 2012-10-1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hgnng 发表于 2012-10-15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皇帝听人讲不是什么"北汉王",旦角非"尼姑",是"道姑".请敎"梨园春"之后方知她就是传奇人物___"苏云庄".感 ...

错!既然是"莲台收妃"就是尼姑,而不是"道姑"道教是不称"莲台"的!
猫咪打电脑.gif 雪梅.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1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大爷"是你记错了.是道姑,非尼姑.旦角上场讲的"对子''仙家奥妙无穷尽,慧眼观见世间人.''坐诗''(一)头載金冠萬道霞,清泉汲水润胡蔴.漫道红尘无虛假,方显崐崘一道家.(二)白云深处是我家,打坐参禅習道法.谁伩红妆凌云志,辜负灵台一枝花.(白)奴,苏云庄''''''''所以她是道姑无疑了,哈哈!

发表于 2012-10-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戏是人编的,所有剧团演出的"莲台收妃"都错错错,为何剧名叫"莲台收妃"?莲台是"佛教"称谓,嘿嘿!我空了就要改那,苏云妆的"引子"与"诗"
嘿嘿黑1.gif 齿牙.gif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还是梨山老母的徒弟,奉命下山,助周懿王干功立业,周王在去莲台山敬香途中得遇道姑,暂且收为皇妃(其时皇后新逝)带囬皇宫,才有"开弓斩寿"的壮举.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摄像我注意力分散,以前又没看过,听了点耳边话,就误认为是汉家的故事。东周是没有佛寺的。:):)

发表于 2012-10-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云庄修道在莲台山,戏名应为《莲台山收妃》!但一般都写成《莲台收妃》,苏云庄确实是道姑並非尼姑!

发表于 2012-10-1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rhgnng 发表于 2012-10-15 2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她还是梨山老母的徒弟,奉命下山,助周懿王干功立业,周王在去莲台山敬香途中得遇道姑,暂且收为皇妃(其时皇后新 ...

是您说对了,但是编剧的人,当初不应定名为"莲台收妃"应为"昆仑收妃"哈哈哈哈 ......
气死你.gif 我出来打酱油.gif

发表于 2012-10-1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梨园春 发表于 2012-10-16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苏云庄修道在莲台山,戏名应为《莲台山收妃》!但一般都写成《莲台收妃》,苏云庄确实是道姑並非尼姑!

您说的是对的,唉!戏曲的剧名,要误导许多人,另外"莲台山收妃"的"东周王"(那时还没有"皇帝"称谓,要在"秦始皇"时,始皇帝,才称皇称帝,以后的封建王朝,才称皇帝)那东周王究竟是"周赧王,或是周懿王,很多"戏班"演出此剧时,各唱不一,(乱唱)雷长生最爱唱这折戏,他唱的是"周宣王"嘿嘿!我给他提出过,是"周赧王"他不接受,他说,他有剧本,剧本上就是"周宣王"我说,你那剧本,就是个不懂历史的人写的"水本"
齿牙.gif

发表于 2012-10-1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瓮 发表于 2012-10-16 0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时摄像我注意力分散,以前又没看过,听了点耳边话,就误认为是汉家的故事。东周是没有佛寺的。

东周时已有"佛教"只是那时代,重道轻佛而已!"道观"多,"佛寺"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戏是戏斑子的儿;也无需乎过于计较,只是米瓮先生打的字幂太离谱了.由于对川剧太喜欢了,犹恐他人误解,所以才冒昧发言,也是乐趣使然吧!谢谢!

发表于 2012-10-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2-10-16 1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是对的,唉!戏曲的剧名,要误导许多人,另外"莲台山收妃"的"东周王"(那时还没有"皇帝"称谓,要在"秦始皇 ...

老兄说得对!这个戏我已演了几十年,正确应为周懿王,苏云庄在莲台山修道,应是道姑,太子名刘玉,演连台四本,戏名应为。《苏云庄》。一般演苐一本,戏名应为《开鉄弓》。但一般人听到这个戏名觉得名字不怎么样,故尔习惯性地写成《莲台收妃》。单演收妃折子戏,正名应该是《莲台山收妃》。当否?请示。

发表于 2012-10-1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rhgnng 发表于 2012-10-16 1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戏是戏斑子的儿;也无需乎过于计较,只是米瓮先生打的字幂太离谱了.由于对川剧太喜欢了,犹恐他人误解,所以 ...

未命名.gif 对!"戏是戏班子的儿"想怎样编,都可以,可以把苏云妆变成"天竺教"基督教"都行,那米先生的确,太开大玩笑啦!
笑死我咯.gif

发表于 2012-10-1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梨园春 发表于 2012-10-16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兄说得对!这个戏我已演了几十年,正确应为周懿王,苏云庄在莲台山修道,应是道姑,太子名刘玉,演连台 ...

鄙人焉能不知,三十年前,愚闯荡"江湖戏班"时,第一本"收妃斩寿"在下的"雅里寿"非我莫属,第二本"青石岭"俺的王洪"第三本"草桥关"我依然是王洪第四本"四圣归天"王洪,在瓷器口,我要排此剧时(群角太差,龙群没看过此戏,给她练苏云妆(她连莲台收妃都没有怎演?她不愿.因此没演成)
哈哈哈.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王子应姓“姬”不姓刘。中国第一个佛寺在洛阳,是1700多年专为“白马驮经”修的,是后汉。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1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兄上传.

发表于 2012-10-1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米瓮 发表于 2012-10-17 1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王子应姓“姬”不姓刘。中国第一个佛寺在洛阳,是1700多年专为“白马驮经”修的,是后汉。

悉达多创佛教
    悉达多原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太子。从小爱沉思,常思考人生问题。父净饭王担心他受当时修行者影响出家,便提供给丰厚财宝和众多美女让他享受人间最高的欢乐,但悉达多见到人生有老的时候,有病时,最后谁都不能摆脱死亡,感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及烦恼,同时世间现象无常。在他出城外游看到瘦弱驼背老人,呻吟痛苦的病者,看到哭泣的亲人抬着死尸,又见剃发托钵行走修行者。回宫后,决心弃舍太子地位而出家,对父王说:「诸有生者,会有离别。若人觉知世间之中皆有别离而不能捐别离法者,此非善利。又如有人作事不成,死时将至,而不疾为,此非善智。」又作一偈:
「若睹一切决无常,诸有之法终散坏,宁忍世间诸亲别,死命欲至事须成。」〈《佛本行集经》〉
可见,悉达多太子看到人事现象无常,为了在精神上摆脱人生苦恼,决心出家。
净饭王听到后,心内十分痛苦,见劝无効,以种种方法阻止。悉达多潜伏在马车,带一个家奴,在一深夜逃出城。途经跋伽婆仙人苦行林时,打发家奴回国,自己走入森林,剃发出家。后又到王舍城外的盘荼婆山,继续修苦行和禅定。后又到尼连禅河边伽耶附近象头山下的苦行林,在一棵树下敷草静坐。据《普曜经》说:「日服一麻一米」,日夜结跏趺坐,不避风两,苦行六年。《佛本行集经》说他「身体羸瘦,喘气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无气力。」
经六年苦行,认为修苦行不能达到彻底解脱,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澡,上岸受牧女献乳糜,恢复体力,走到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据说悉达多连续坐禅思虑了七日七夜,得到觉悟。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报应,他创了独立的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
一    佛陀的生平
    释迦牟尼?释迦,为族名,能仁之义;牟尼,寂默之义。诞生于古印度东北之喜马拉雅山麓,迦毗罗卫城,是一个小国,释迦族是此国主人,是当时的贵族共和国之一,于罗泊提河东北(今尼泊尔),分有十个小城,再从十小城选出一位最有势力的城主作领袖,迦毗罗卫城城主净饭王,为当时的共和国领袖,太子悉达多(一切义成),母摩耶夫人。
关于佛灭的年代古来有各种说法,由于古印度传承缺乏历史性,所以难以确定。在佛教相传记载中,有很多与教团有关事件发生在佛灭若干年的说法。确定如下两个要素:(1)历史上某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2)佛灭与事件之间的年数,可以往前推算佛灭的年代。因此,关于佛灭的年代,中外学者有各种说法。关于要素(1)与希腊历史有关,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的即位年代(公元前317)和阿育王的即位年代(公元前268)是最确实的;(2)据斯里兰卡上座部(分别说部)的传承(南传),阿育王即位是佛灭218年,而据克什米尔(说一切有部)的传承(北传)是「百有余年」(或116,或160年),如此,南北传佛教相差约一个世纪。如根据南传说法,佛灭的年代是公元前485年(268加218减1);北传则认为公元383年(268加116减1)。在以往说法中,对阿育王即位的年代的确有些变化,所以对佛灭的年代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法,欧洲学者多以南传说法进行推算,日本学者则持北传说法推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