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国也有中国版的星链,而且绝对不亚于米国。2021年4月28日,国资委发文公告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同日中国星网在雄安揭牌。“GW"是“国网”的拼音还是“长城”英文的缩写?
2021年4月21日,SPACENEWS报道称,中国正在制定一个1.3万颗卫星的巨型星座计划,2020年9月份,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的频谱分配文件显示了高达12992颗卫星的频谱分配;文件显示这些卫星的轨道分布在500~1145千米,倾角在30~85°之间。
轨道与频谱资源:
GW向ITU提交了两个星座的频谱申请,总计卫星数量为12992颗。分为GW-A59和GW-2两个分星座。
GW-A59星座,包括3个子星座,共计6080颗卫星:
第一子星座,轨道高度590公里,轨道倾角85°,每轨道面30颗卫星,分布在16个轨道面上,计480颗卫星;
第二子星座,轨道高度600公里,轨道倾角50°,每轨道面50颗卫星,分布在40个轨道面上,计2000颗卫星;
第三子星座,轨道高度508公里,轨道倾角55°,每轨道面60颗卫星,分布在60个轨道面上,计3600颗卫星。
GW-2星座,由4个轨道高度均为1145公里、轨道倾角间隔10°的子星座组成,共计6912颗卫星:
第一子星座,轨道倾角30°,每轨道面36颗卫星,分布在48个轨道面上,计1728颗卫星;
第二子星座,轨道倾角40°,每轨道面36颗卫星,分布在48个轨道面上,计1728颗卫星;
第三子星座,轨道倾角50°,每轨道面36颗卫星,分布在48个轨道面上,计1728颗卫星;
第四子星座,轨道倾角60°,每轨道面36颗卫星,分布在48个轨道面上,计1728颗卫星;
12992颗卫星的通信星座,规模如何?和SpaceX的早期规模1.2万颗差不多。据资料显示,地球近地轨道的卫星数量大约在6万颗左右,目前几个近地轨道互联网星座中,星链:4.2万颗,GW:1.3万颗,Kuiper Systems:3236颗,Oneweb:650;其他星座可以忽略不计了。
(详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