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了25张反对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的叙利亚人遭受酷刑的图片,让惊恐万状的纽约人见证了对生命的摧残的叙利亚现实,也让世人认识到了独裁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是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的。这25张图片是从55000张叙利亚2011年至2013年中期间的图片里筛选出来的,从参观者的表情足以说明生命的脆弱和独裁者的丑恶……
以下为视频截图(来源网址:http://mail.com)
网易自己的“新闻中心”频道里的这个网页有一篇相关的报道:http://world.163.com/14/0122/09/9J6CPGHU0001121M.html#p=9J6MRKHF00AO0001,下面,我直接贴出那篇报道:
叙利亚政 府酷刑虐待数千名囚犯照片曝光 据美国《时代》周刊1月20日报道,一个由多名调查专家组成的国际知名战争罪行揭发小组日前指控叙利亚政府滥用酷刑,多家媒体公布了由叙政府反叛摄影师提供的酷刑细节照片。
据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卫报》在第一时间公开了一篇长达31页的“机密材料”,其中详述了叙政府下属的安全局对数千名年龄介于20至40岁之间的囚犯实施的“系统化的酷刑及残杀”。调查小组从一名反叛的叙军方摄影师手中获得了上万张实施酷刑的照片。出于安全考虑,这些照片的来源者在报道中仅被标注为代号“凯撒”。
照片中受害者全部面色发黄,瘦骨嶙峋,表明酷刑过程中采用了禁食手段。“凯撒”提供了近2.7万张照片,且每张照片的出处、日期、签字都一应俱全。
楼主续言: 凤凰卫视的官网——凤凰网资讯频道中的 这个网页也有一篇相关的报道: http://news.ifeng.com/a/20141015/42209360_0.shtml#p=1,下面,我也直接贴出那篇报道的文字内容及部分图片:
标题:叙利亚酷刑受害者照片展出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国务院已经获得了2.7万张显示消瘦、伤痕累累、烧焦的叙利亚酷刑受害者的图片,这些确凿无疑的证据,足以针对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战争罪行指控。“这些照片是触目惊心的,使观者的五脏六腑感到隐隐作痛。”美国调查战争罪事务的巡回大使斯蒂芬 拉普(Stephen J. Rapp)表示,“这是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有关大规模暴行的最有力的证据。” 本周三,这些照片的很小一部分将在美国大屠杀博物馆面向公众展出。据介绍,这批从叙利亚偷运出来的照片,是由一名叙利亚官方摄影师拍摄。摄影师隐去了姓名,我们只知道他的代号是:凯撒。图中中展示了大量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 图片中展现了那些在情报和安全机构拘留中心被杀的人们。
其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些人们身上遭受酷刑的印记。(楼主提醒:死者的右手有三处 皮肉缺失)
楼主提醒:请注意死者脚上的伤
这些照片足以针对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战争罪行进行指控。
这些人的自尊和家庭遭到了残忍的践踏。美国大屠杀博物馆将面向公众展出的叙利亚酷刑受害者图片。
摄影师用这些照片记录了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犯罪行径。美国大屠杀博物馆将面向公众展出的叙利亚酷刑受害者图片。
联合国说叙利亚政府军曾强迫儿童用身体帮其挡子弹
我是从下面这篇报道中得知这件事的: 这篇“图片新闻”在新华社的官网——新华网图片频道中的具体地址是: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9/04/c_125314405_9.htm 当地时间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Arbeen,叙利亚反对派谴责政府军当天在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发起大规模化学武器袭击,造成数百甚至上千人死亡,临时医院挤满受害者。但叙政府随后反驳称,在大马士革近郊使用化武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图片来源:东方IC)
近日,叙利亚反对派指责政府军在大马士革附近使用化学武器,造成超过1300人死亡。叙利亚政府虽否认指控,但“化武指控”已导致局势升级,美国和西方等国家欲军事干预叙利亚。目前叙利亚局势动荡不安,动乱中致残致死事件频频发生在儿童身上,一些孩子遭受暴行,甚至被用作人体盾牌。一些儿童为躲避战乱背井离乡,生活在邻国的难民营中。联合国称,在叙利亚动乱期间,有年仅9岁的小孩被迫骑上坦克以阻止反对派武装的袭击。还有一些年仅14岁的孩子在拘留中受到暴行折磨,有的甚至在屠杀中被杀害,这些孩子的童年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的头两年美国竟然一直在制裁反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的“叙利亚反对派”——这场战争真的是美国挑起的吗?[转贴] 大家请看看下面这篇新闻:
美国宣布取消对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区经济制裁 2013-06-13 18:56:46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编辑:杨磊 转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名叫“国际在线”的网站的新闻频道中的这个页面:http://gb.cri.cn/42071/2013/06/13/6611s4146747.htm,《环球时报》的官网——“环球网”“国际新闻”频道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转载了此新闻:http://world.huanqiu.com/regions/2013-06/4023692.html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钟正杰):美国国务卿克里12日签署一项决议,取消美国对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区域的部分经济制裁措施,以便于向这些区域提供救援和重建所需的物资和资金(注意!只是取消了部分制裁措施,没取消全部的制裁措施。另外从新华社的官网——新华网新闻频道这个页面上的文章《背景资料: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的重大爆炸袭击事件》中可以得知叙利亚内战爆发于2011年3月: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1/16/c_114385444.htm)。
克里签署的这项决议包括允许向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区域出口部分产于美国或转口于美国的商品、软件、技术和服务,其中包括水供应和卫生系统、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发电、油气生产、建设和工程、运输以及教育设施等。此前,美国方面已经允许向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区域出口食品、药品和医疗设备。……(后略)
楼主点评: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危机”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其实联合国早就说过这场“危机”是“先‘官逼’、后‘民反’”这么爆发的,详情参阅另一个帖子《联合国说“叙利亚危机”是“官逼民反”式的事件!》: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9201080。叙利亚这一届政府的总统巴沙尔这个“官二代”当初是靠“萝卜(式)招聘”,靠“招聘条件为他量身定做”而获得“总统”这一职位的!他爹——前一位总统心脏病突发而死时,也就是他“竞选”总统时,还不满40周岁,只有34岁,而当时叙利亚的宪法规定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必须年满40周岁才有资格参加竞选,为此,叙利亚的执政党紧急为他而修改“招聘条件”,修改宪法,把最低年龄的限制一下改小6岁,改成34周岁!详情见下面这篇《中国青年报》的“子报”——《青年参考》报2011年11月23日那一期上,刊登的报道(这篇报道在《青年参考》的网络版、电子报上的具体地址是:http://qnck.cyol.com/html/2011-11/23/nw.D110000qnck_20111123_1-10.htm)
肖卡特
阿萨德显然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是一个欲罢不能的庞大的统治集团。
如果不是1994年的意外车祸要了巴希尔的命,现在的叙利亚总统应该是他,而不是他的弟弟巴沙尔·阿萨德(以下简称阿萨德)。而阿萨德或许会是一个著名的眼科医生。
然而,历史无法假设。现实情况是,阿萨德的父亲哈菲兹总统费尽心机,愣是把对政治毫无兴趣的阿萨德“打造”成总统接班人。 虽然阿萨德在父亲2000年去世后继承了总统职务,却没能继承下说一不二的独裁大权。
政治经验匮乏的阿萨德被身边一群执掌军事和情报部门的巨头裹挟,对反对者大开杀戒,走上了自绝于民众、自绝于世界的不归路。诚如一位欧洲外交官所言:“叙利亚是一个没有独裁者的独裁国家。” 阿萨德:眼科医生意外掌权
1965年9月11日,阿萨德呱呱坠地,从他降生那天起,就注定生活在政治斗争的阴影下。他的父亲哈菲兹统治叙利亚30年,直到2000年去世。 和他的姐姐布希拉(1960年生)、哥哥巴希尔(1962年生)、弟弟马赫尔(1967年生)不同,孩提时的阿萨德沉默寡言,即使说话语气也非常柔和。但他的学习成绩却非常好,在大马士革的精英学校接受初等和中等教育期间,各门功课都非常优异,是学生眼中的模范。1982年,他进入大马士革大学医学院攻读眼科专业。1988年毕业后,他在叙利亚最大的军人医院当医生。他为人谦和,似乎并无纨绔之风,对病人的态度也无可挑剔。
1992年,他赴伦敦继续深造,攻读眼科专业的研究生学位。直到那时,阿萨德依旧对政治不感兴趣。他父亲也没有干涉他的从医理想,而是着力栽培哥哥巴希尔。 然而巴希尔在1994年的一场车祸中丧生。阿萨德立即接到了父亲哈菲兹的电话,让他火速回国。据说,撂下电话,哈菲兹长出一口气,正告身边的高官:“从此以后,巴沙尔是接班人!”
阿萨德的“医生梦”就此终结。这个身高1.89米的年轻人,也就这样被簇拥到聚光灯下。 接下来的6年,哈菲兹“三管齐下”,系统性地栽培阿萨德:首先,让他担任军官,并步步高升至上校。为了让他能够掌控军队,一些位高权重的指挥官“被退休”,忠于阿萨德的阿拉维派年轻军官则得势。其次,不失时机地为阿萨德营造抛头露面的机会,以让他获得民众爱戴;第三,逐步让阿萨德熟悉内政事务,掌握治国能力。
2000年6月10日,哈菲兹去世。为让阿萨德能有资格出任下届总统,议会紧急修改宪法,将总统任职的年龄限制从40岁降至34岁(以前的叙利亚宪法规定叙利亚政府在叙利亚人中“招聘”总统时的一个“应聘条件”是:“应聘者”须年满40岁,但由于哈菲兹没料到自己会因心脏病突发而“提前”突然逝世,此前没及时修改宪法而造成他死后议会不得不临时紧急修改宪法,把“应聘条件”改成“应聘者须年满34岁”。当时巴沙尔·阿萨德这个“官二代”正是满了34周岁而未满35周岁,离40岁更是相差6岁之多了!据百度百科“巴沙尔·阿萨德”可知他的生日是1965年9月11日。另据百度百科的“哈菲兹·阿萨德”词条的正文里标题为“最后岁月”的小节可知哈菲兹是在与当时的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就以色列撤军后黎巴嫩南部局势、中东和平进程走势及双边关系交换意见时突发心脏病而死的。——楼主附注)。而在此之前,政府高官纷纷因腐败等罪名被解职,这也为阿萨德的当选扫清障碍。这一年7月,阿萨德以超过9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2007年,他又毫无悬念地获得连任。 2000年走马上任的阿萨德被视为改革派,他允诺给叙利亚带来自由,开放叙利亚市场。但他开启的“大马士革之春”只持续数月,就因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而最终夭折。受到掣肘的阿萨德旋即表示,“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
今年,当民众掀起抗议浪潮,阿萨德政权大肆镇压反对者,以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骂他“失去一切人性”。但阿萨德似乎并没有退让,反而在11月19日告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若面临外来力量介入,他绝对已准备好为叙利亚“奋战至死”。19日正是阿盟要求叙利亚停止镇压的期限,阿萨德则指责阿盟给西方未来军事介入叙利亚提供了的口实(阿盟就是由22个阿拉伯国家所组成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楼主附注)。 但阿萨德显然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是一个欲罢不能的庞大的统治集团。弟弟马赫尔:二号实权人物
阿萨德的弟弟马赫尔将军眼下是叙利亚第二号实权人物,他领导共和国卫队(下辖第四装甲师),直接参与镇压反政府示威。 马赫尔出身行伍,这给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军事经验,也让他有机会在军中建立大量人脉。就在阿萨德2000年成为总统前,马赫尔担任复兴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与很多官员私交甚笃。
马赫尔极端保守,2000年,他力劝哥哥阿萨德停止政治开放活动。联合国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曾点名说,马赫尔和他的姐夫阿塞夫·肖卡特策划暗杀了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今年3月,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爆发示威,马赫尔领导的第四装甲师到那里进行弹压。美国和欧盟均认为他是暴力对待抗议者的“黑手”。 据说,巴希尔死后,哈菲兹也曾考虑让马赫尔当接班人,但又认为马赫尔脾气过于暴躁,难当重任,因此最终选择温文尔雅的阿萨德。哈菲兹并没有看错马赫尔。在1999年的一次争吵中,马赫尔开枪击中了姐夫肖卡特的腹部。有传言说,马赫尔曾挑战阿萨德的权力,但未成功。“老臣”们的影响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位总统亲戚,阿萨德身边还有很多“老臣”执掌核心部门,不可小觑。 负责安全事务的副总统穆罕默德·纳斯弗·哈尔贝克将军属于阿拉维派,生于1937年,长期以来一直是阿萨德家族中颇有影响力的顾问。他从2006年起担任副总统职务。
生于1953年的阿卜杜拉·法塔赫·裘德斯亚将军,是军事情报机构的首脑,曾担任哈菲兹的私人顾问。他对阿萨德的决策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领导的军事情报机构在镇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多次朝抗议者开火,导致大量平民喋血街头。 生于1946年的国家安全总局局长阿里·马穆鲁克也大肆镇压国内异见者。他领导的机构负责监控公民,参与在德拉的镇压活动。他虽是逊尼派,但与叙利亚各情报机构关系都非常好,空军情报局和政治安全总局的很多领导都曾经是他的手下。
姐夫肖卡特: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
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肖卡特将军1950年出生于阿拉维派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参军。叙利亚前副总统阿卜杜拉·哈利姆·哈达姆说,肖卡特“聪明过人,有强烈的野心,很有胆量”。从肖卡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能够娶哈菲兹惟一的女儿布希拉为妻就可窥见一斑。 肖卡特比布希拉大10岁,认识布希拉前,离过婚,有5个孩子。原定总统接班人巴希尔强烈反对肖卡特恋上自己的姐姐,认为他不过是垂涎阿萨德家族的财富和地位。巴希尔死后,肖卡特和布希拉私奔。后来,他终于得到哈菲兹的认可,成为“乘龙快婿”,接着与阿萨德建立了良好关系。他与情报首脑及其他权势人物私交甚笃。表弟拉米·马克洛夫:“最腐败”的人
阿萨德的表弟拉米·马克洛夫被认为是叙利亚最有权势的经济人物。他生于1969年,是哈菲兹的外甥,被控搞腐败以及裙带关系。据说,外国公司要想到叙利亚做生意,必须经过他的首肯。 2000年阿萨德当总统后,马克洛夫的“金融帝国”迅速扩张。2001年,他旗下的公司SyriaTel和埃及电信公司Orascom获得叙利亚移动电话运营执照。除了拥有叙利亚最大移动电话运营公司SyriaTel外,他还拥有两家银行、一个免税店、一个建筑公司、两个电视台,还负责进口豪华轿车和烟草。他还在多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拥有大量股份。
他动用情报部门来胁迫他生意上的竞争对手,还操控叙利亚司法,打击异己。当一名议员批评他的财富来路不明时,该议员立即“被入狱”。 虽然阿萨德总统也“高调反腐”,但马克洛夫在每次反腐活动中都毫发无损。叙利亚前副总统哈达姆2009年分析说,阿萨德统治的一大特色是“腐败制度化”,而马克洛夫就是叙利亚“最腐败的人物”。哈达姆说,腐败、镇压异己以及经济困境,将叙利亚人推向了风口浪尖。哈达姆一语成谶,两年后的2011年,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的反政府抗议人士最初就直指马克洛夫腐败不堪。抗议人士说,“我们明确地说,拉米·马克洛夫对我们巧取豪夺”。接着,SyriaTe在德拉的分支机构被付之一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