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体,安岳县团结乡龙远村人,1983年高考落榜,自学成才。他凭着“北京寻梦”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曾任雅戈尔集团首席工艺师,现聘为湖南娄底市吴哥世家服装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百万年薪。他把中国传统手工艺西装制作技术与现代工业流水生产线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世界顶级设计制作水平的高级手工艺男西装。2007年,他参加北京“大红门”国际服装节“金剪刀大赛”,凭借完美的设计和制作一举夺魁,荣获“全国总决赛冠军 (金剪刀奖)”荣誉证书及320克重、价值7万元的18K金剪刀一把。2008年“金剪刀”大赛,他被特邀出任评委,清华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四川省政府授予他“优秀农民工明星”称号。他用事实证明:“农民工有理由、也有能力寻梦。”
寻梦的高薪农民工 2009年3月1日,对安岳农民工谢宗体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湖南省娄底市吴哥世家服装有限公司力邀其出任技术总监,双方在合作协议上正式签字,年薪100万元。 100万年薪的农民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显出一股耀眼的光芒——他因此被称为“四川最牛农民工”。从最初到成都务工月薪72元到年薪100万,饱含着他20多年的艰辛寻梦历程。年薪100万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说,“我为自己定下的事业目标,是做全世界最顶级的西服,做出像美国总统奥巴马等西方国家领导人穿的那种西装,且将中国手工西服做出意大利味。” 现年43岁的谢宗体,出生于安岳县团结乡龙远村9社一个农家,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个兄弟和妹妹。年近80的谢自良对大儿子今天的成就,既有自豪,也含愧疚:“这孩子从小成绩就好,他就是想考一所好大学。他很懂事,那时家里穷,读高中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连晚自习都不去上,在家里点起煤油灯编竹凉席卖钱。结果,1983年高考时,距录取线差30多分。补习了一年,还是落了榜。” 1983年,岳新乡的一个乡间裁缝看见谢宗体既聪明,又能吃苦,有意收他为徒。当裁缝与谢宗体的理想相去甚远,开初他不愿意,后来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勉强同意学这门手艺。谁知,这却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成为他辉煌人生的铺垫。 做任何事都认真负责的谢宗体一年后“学成出师”,贷款500元买回了机器和布料,干起了个体服装加工,开始了他的寻梦历程。他吃得苦,为了节省开支,天没亮就骑着自行车到遂宁买布,每次回来时手都抖肿了。但由于缺少经验,他的生意亏本了。1984年,他来到成都一家服装厂工作:工厂的现代化流水线作业让他感受到了与手工制作的巨大差异,他深感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下定决心要从提高技术入手,在服装界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进一步学习服装技术,1986年,他只身到北京。在北京,他一边打工,一边自费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服装设计,技术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1990年,他在北京开办了个体服装店,为表明心志,服装店取名“北京寻梦时装店”。在从事个体经营的同时,他刻苦研究服装工艺,并把重点放在攻克当今世界服装业难度最大的男西服的板型和工艺制作难题,经过艰苦努力,其技术在服装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2006年,谢宗体进入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公司技术室工作,主要从事车间工艺制板和技术指导。由于技术精湛,得到公司领导的重用,特派他跟随意大利服装设计大师MR.蒋学习意大利男西装工艺和制板。,这使他学到了世界顶级的男西装工艺和制板技术。然而,这并不能使他满足:“男西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对传统手工制作和世界先进生产方法都熟悉的他突发灵感:“把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与现代流水线生产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秉承这一想法,他在传承中有了创新,困绕多年的一些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对服装设计的理解也有了“大家风范”,迅速成长为世界男西服设计界的一个顶级高手。 2007年,他报名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北京市服装协会主办,北京大红门服装协会承办的北京“大红门”国际服装节“金剪刀全国工艺大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名服装工艺师同台竞技。经过严格的初赛、复赛,最后进入总决赛。他凭借近乎完美的设计和制作一举夺魁,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2007年北京“大红门”国际服装节“金剪刀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金剪刀奖)”荣誉证书,并获得320克重、价值7万元的18K金剪刀一把。2008年的“金剪刀”大赛,他被特邀出任评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优秀农民工明星”荣誉称号;清华大学也向他发出邀请,聘请他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客座教授。 2008年,雅戈尔集团公司以20万的年薪聘请他为首席工艺师。2009年3月1日,湖南省娄底市吴哥世家服装有限公司以年薪100万元聘其出任技术总监。 在常人眼里,他已经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然而,年薪100万并不是他的追求。他正着力培养大批徒弟,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创办属于自己的服装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他说:“农民工也有理由、有能力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