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落花的海棠,与九月里的阳光。记满沧桑的小巷里,曾是惊心动魄的眼睛,已退去情浪。一个没有胭脂的年代,这眸子,让我感受过,美的力量。 . 粉红的海棠 还是早秋的季节 发丝上,怎么落着 我们在黄土地的岁月 才见过的寒霜。 这使我想起 一片残缺的,海棠嫩叶 飘进过梦乡。 . 雨丝,网着她 依旧亭亭的身段 和朦胧的秋凉。 汇在眼帘 缓缓地往下流淌。 她久久伫立在 变得惆怅的月台上。 . 那朵远去的 飘在女儿头顶的红绸 该是离她最近的希望。 那希望的光芒 又让我看到 开在她发间 那朵粉红的海棠。 . 作品介绍: ..... 4.现代诗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 -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世界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并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