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岳柠檬
安岳是全国唯一的柠檬生产基地县,是中国柠檬之乡,主栽品种尤力克,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美国引入,以过科技工作者的反复筛选,培育出了丰产、质优的柠檬新株系。
安岳柠檬果实美观,品质上乘。据中国柑桔研究所连续3年对安岳柠檬的检测表明,安岳柠檬的许多理化指标均超过了世界柠檬生产国。为此,安岳柠檬多次荣获国优果的称号,并获得泰国国际果品博览会金奖。
安岳柠檬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由于尤力克柠檬鲜食、加工皆宜,并且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医药、化工、美容等行业。长期使用鲜果或加工产品可起到美容护肤、开胃健脾等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口舌生疮、缺钙症、坏血病等一定的疗效,随着人们对柠檬吃法、用法及用途的逐步了解,柠檬市场容量将越来越大。
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199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县上成立了柠檬生产开发办公室、柠檬研究所,技术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安岳柠檬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柠檬基地乡、镇18个,定植柠檬800万株,10万亩,2000年产鲜果3万吨,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以上。2010年可达20万亩,25万吨以上的设计规模,柠檬产业将逐步成为安岳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是安岳地方经济一颗璀璨的明珠。
安岳柠檬富含Vc.Vp.VE和柠檬烯以及Ca.P.Fe .Zn等多种微量元素。Vc是人体代谢功能的保障;Vp可增强血管韧性,防自治并愈合毛细血管破裂;VE可强化皮肤代谢并增强肝、肾功能;柠檬烯可帮助排除体内结石。常食用柠檬,对高血压、心脏病、心血管硬化、口腔溃荡.目赤充血、坏血病、结石、少儿及老年缺钙等多种疾病具有一定预防的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柠檬还具有清热解署、开胃健牌、化痰止咳、减肥解酒、滋润养颜、除去异味、清新环境、去腥去腻等功效,可广泛用于餐饮、烹调和美容、医药、香精香料、食品加工、酿造等行业。
柠檬鲜果的用法:
鲜柠檬直接饮用:将柠檬鲜果洗净,横切成2mm厚的片,去种子后直接放入杯中沏凉开水,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饮用。
制糖渍柠檬:将柠檬洗净,切片、去籽后,按1千克柠檬片2~3千克砂糖的比例,采用一层柠檬一层糖的方法装入瓷罐或瓶中封严,一周后即可饮用(糖尿病患者可采用盐渍,方法同糖渍,食盐用量为柠檬量的25~30%)
柠檬用于烹饪:烹饪有膻腥味的食品,可将柠檬鲜片或柠檬汁在起锅前放入锅中,可去腥除腻。
柠檬鲜果美容:将柠檬洗净切片后,放入凉开水中3~5分钟,即可用于敷脸、擦身、洗头。长期使用,可融蚀面部、身上的色斑,达到发如墨瀑,面如美玉,身如凝脂,光彩照人的效果 。
柠檬除臭保鲜:将2~3斤柠檬鲜果裸置于冰箱或居室内,对清除冰箱或居室中异味可起较好的作用;切片放于泡菜坛中,可以除白,使泡菜清脆爽口。
柠檬的加工产品:
柠檬叶可用于提取香料,柠檬鲜果表皮可以生产柠檬香精油,柠檬香精油既是生产高级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又是生产治疗结石病药物的重要成分;果胚还可生产果胶,橙皮苷(Vp),果胶既是生产高级糖果、蜜饯、果酱的重要原料,又可用于生产治疗胃病的药物;橙皮苷(VP)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病;果胚榨取的汁液既可生产高级饮料,又可生产高级果酒;果渣可作饲料或肥料;种子可榨取高级食用油或者入药。因此柠檬全身都是宝,是加工绿色产品的重要原料。

安岳通贤柚
通贤柚因产于四川安岳县通贤镇而得名,素有"贡橙"美称,经过科技人员的优选提纯,通贤柚已经具有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国果树的宝贵资源。经过近十多年来的大力发展,现已形成了800万株,10万亩,5万吨的生产规模,预计盛产期产量可达30万吨,通贤柚集中在我县的五乡一镇上,现已了通贤柚100里长廊,并且在六个乡镇分别建立了通贤柚科技示范园,通贤柚现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成为产区农民的"致富果"。
通贤柚果大、形美、色艳、皮薄、无核、汁多,香味浓郁,酸甜适度,脆嫩化潭,维生素含量丰富,从九二年以来,通贤柚边疆六次获得全国优质柚类质量评比金杯奖,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并以"通贤牌"商标登记注册。
通贤柚是我县的"三高"农业重点项目,也是我县农业经济结构高速的骨干项目,在基地规划上,重点以"山腰山脚成带柚园"和"稻、鱼、果"田埂种植模式为主,并建成2万个庭院种植的家庭小果园。
通贤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县里建有通贤柚研究所,下设六个通贤柚开发服务公司,公司下设技术服务站,村、社自己有果技员,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服务网络。在中国柑桔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支撑下,大力开展了各种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的17项科研课题,课题的完成为通贤柚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贤柚销售网络健全,县内建有专业批发市场2个,占地面积共25000平方米。产品远销北京、重庆、成都等136个大中城市,并在59个城市设立了销售网点,真正形成了"市场拉动产业,产业推动市场"的良好局面。

粉条王国
从安岳县城出发,西行40多公里,进入周礼镇境内。这里,满山遍野的红苕泛青,一到采收季节,作坊沸腾,机器轰鸣,轧出一桶桶苕酱,通过漂搅、过滤、加温,一排排粉丝挂满田间、院落,恰似一条白色飘带从天而坠。人们说,这里是"粉条王国"。
从70年代以来,周礼就将自产的鲜红苕40%加工成粉条,年产粉条100余万公斤。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周礼粉条日渐扬名,销售量猛增,加工业也迅猛发展。在80年代末建起了跨省粉条专业市场。
周礼粉条市场镶嵌在四川南北公路交通干线上,无论是产销淡旺季,还是农闲农忙,摩肩接踵的生产经营者,运销粉条的汽车、拖拉机,往来如梭,井然有序,文明经商空气浓厚,展示出一幅充满市场经济生机的动人画卷,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周礼粉条市场汇集了周礼镇70%的农户年生产的500多万公斤粉条,150多万公斤苕淀粉,500多万公斤鲜红苕。去集着新疆、西藏、吉林、辽宁、陕西、湖南、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区的300多户个体运销户和部分国营、集体单位的常年性商品采购客及大量的季节性、临时性经营者。停车场上随时都有大小机动车停车待装,专用库房经常爆满,等待交易和运销。周礼常年红苕产量12000吨左右,有极其丰富的原料。即使全县每年靠农家传统工艺生产销售1000至1500万公斤粉条,也不过消化掉全县苕产量的一个零头。国家科委副主任、原四川省省长将民宽视察周礼时说:"要尽快把周礼建成省内最大的红苕粉条集散地",原省委书记谢世杰也曾对周礼粉条市场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礼粉条生产的效益,深深吸引着人们。周礼镇于1989年集资20万元兴建了年产70万斤红苕粉条的周礼银丝粉条厂,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的银白透明、丝条匀称、味道鲜美、便贮耐煮、回锅不烂的红苕粉条十分畅销。对此,粉条市场也由原来的数百平方米,扩大到3000多平方米,增加近千个固定摊位。时至眼下,周礼粉条市场已茂为西南最大的粉条专业市场,吸引了5000多个粉条专业户在这里安营扎寨,年成交量在1000万公斤以上,远销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总额逾2000万元,每年向国家交纳集贸税近40万元。
|